著名調查記者王文志采訪被襲擊受傷
首頁>輿情
來源:瀟湘晨報
發布時間:2024/11/15
瀏覽:923047
11月14日,據瀟湘晨報援引相關報道,在安徽合新高鐵中鐵七局施工現場,著名調查記者、新華社《經濟參考報》調查室主任王文志和同事《經濟參考報》高級記者程子龍被襲擊,記者手機被搶奪,王文志本人右手受傷。
從知情人士處獲悉:記者安全,請大家放心。

11月12日,新華社《經濟參考報》刊發重磅調查報道《彈性墊層“一割就開”,合新鐵路建設材料“以次充好”存安全隱患》一文,揭露了合新鐵路(合肥至新沂)多家施工單位為節省成本,以次充好,違規將“三元乙丙橡膠彈性墊層”偷換為不符合鐵路行業標準的“再生膠仿制品”,這些仿冒品性能遠低于設計要求,存在安全隱患。
經初步核實,合新鐵路建設所用材料“彈性墊層”系施工單位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所屬中標企業自行采購物資,使用前所有產品均履行了招標程序、出具了產品出廠合格證及第三方檢測報告。調查組已委托權威檢測機構對材料進行抽樣檢測,詳細核查正在進行中。
該公司表示,一旦核查發現材料質量問題,將依法合規嚴肅追究相關單位及人員責任。
一位當地的消息人士表示,隨后王文志與程子龍再赴當地跟蹤調查。
然而,就在采訪過程中,他們遭到多名人員的圍攻,除記者手機被搶外,著名調查記者王文志被打傷。
據相關視頻顯示,面對追問,一位負責人表示,記者手機是他扣的,毆打記者也是他的下屬干的,并表示不允許記者離開。
面對記者“我們可以走嗎”的質問,這位負責人說:“我逮到人(記者)了,我逮到現場了,我能讓你走嗎?”
從業二十多年來,王文志先后八次獲得中國新聞獎,近年來,連續4年獲得中國新聞獎,還是第十七屆長江韜奮獎長江系列得主之一。
第34屆中國新聞獎輿論監督報道二等獎《山東萊榮高鐵被舉報:偷工減料暗藏重大安全隱患》,該報道抓住萊榮高鐵部分標段路基段樁基施工被舉報偷工減料這一突出典型,揭開其隱蔽在地下的“縮水樁”真面目,成為當前大規模、高標準的高速鐵路建設背景下,一個具有標本價值的觀察樣本,為該領域速度與質量失衡苗頭敲響警鐘、提供鏡鑒。
第33屆中國新聞獎輿論監督報道三等獎《多年拆違巋然不動數千棟“堅挺別墅”野蠻侵蝕濟南泉域保護區》,關注當地違建別墅問題。該報道刊發后,山東省委、省政府回應濟南違建別墅問題,立即召開專題會議,對南部山區違建別墅問題進行全面摸底排查,對涉及違法違規的建筑,一經查實,堅決拆除,對相關責任人嚴肅查處,絕不姑息。
第32屆中國新聞獎輿論監督二等獎《敦煌防沙最后屏障幾近失守》,關注敦煌市陽關林場,近十余年來持續遭遇大面積砍伐,萬余畝公益防護林在刀砍鋸伐中所剩無幾。該報道刊發后,掀起巨大的輿論沖擊波,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國家林草局成立中央聯合調查組進行調查。甘肅省確定了整改方案,并出臺《關于開展國有林場清查整治工作的通知》,在全省范圍內開展排查工作。該報道也推動了國家林草局于2021年3月至12月開展了近一年的全國打擊毀林專項行動。
第31屆中國新聞獎輿論監督報道一等獎《青海“隱形首富”:祁連山非法采煤 獲利百億至今未停》,關注青海祁連山非法采煤嚴重破壞黃河上游水源涵養地局部生態問題。該報道刊發后,青海省原副省長文國棟投案,另有19名嚴重違紀違法的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被立案查處。
此前,王文志在接受傳媒茶話會對話時表示,“調查記者”這四個字,在他心中早已遠遠超越了簡單的職業標簽范疇,而是從一個“工作”升華為一份“事業”,他愿意為之發光發熱,“這是我可以戰斗一輩子的一份事業”。(瀟湘晨報、微信公眾號“媒派”)